缘何命名为澜码?周健这样说:寓意波澜壮阔的代码。
雷峰网独家消息,近日澜码科技宣布完成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,IDG资本、联新资本、Atom Capital参与了本次投资。
澜码科技于今年2月份在上海成立,与其他创业公司不同的是,澜码科技想做的是基于大模型打造新一代的自动化平台。从成立时间上看,其与大模型在国内火的时间大致相同,究其原因,还要从其创始人兼CEO周健的经历说起。
周健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,ACM-ICPC全球赛冠军首个亚洲团队成员,2006年受邀加入谷歌美国总部,负责中文网站搜索质量优化,紧接着加入阿里云参与飞天系统的研发,随后成为依图科技的10号员工,并从0到1参与了技术和工程团队的规划和搭建等,期间周健也曾多次创业。
雷峰网了解到,参与此轮投资的三家资本中,IDG持续布局和深耕企业服务、互联网金融、文化娱乐三大块,联新资本、Atom Capita则主要聚焦人工智能、云原生等领域。其实在早期投资中,资方首先看的是创始人本身的特质,然后才是商业化能力。显然这两者方面,周健都具备。
一方面,周健本人从业经历丰富,且澜码科技的核心成员均来自依图、阿里、腾讯、Google等头部企业;另一方面,大模型技术将带来交互方式的变革,澜码科技基于大模型的自动化平台,不仅顺应了AI 2.0的发展,还符合企业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。
“实际上,我早就看到了很多自动化的场景,但是由于AI 1.0阶段的成本太高,有些场景很难实现,”周健如是说。
据周健介绍,他出来创业时,最早只是想解决RPA市场上存在的问题,春节期间深入研究GPT后立马确定了创业方向,这也就有了后来公司的定位: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动化平台。因此,一定程度上讲,周健创立澜码科技就是想用新的AI技术解决之前的难题。
可以说,大模型再次把自动化软件市场推向了一个新高度,这个领域并不乏实力雄厚的老牌厂商和新生力量。
谈到如何竞争?周健表示:“大模型时代,比拼的是谁能更好的应用大模型,就像当初微软使用英特尔的CPU一样,只要应用的好就能在大模型时代脱颖而出。”
相关推荐
-
对话澜码周健:大模型不是万能的,也不会弯道超车丨AGI 十人谈
-
专访澜码科技创始人周健:从AI Agent走向人机共舞|科创先锋100人系列
-
AI Agent+to B,下一个入口级平台机会|甲子光年
-
独家丨李开复「关门弟子」创办的大模型公司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,IDG领投
-
创始人来自上海交大「澜码科技」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,IDG资本、联新资本、Atom Capital参与投资
-
大模型的下一次跃进:私有化|见智研究
-
硅潮访谈录|澜码周健:做一家“AI原生”的企业
-
澜码科技CEO周健:AI大模型进一步释放自动化价值
-
李开复「关门弟子」创业!AI助手一站搞定,入局大模型另一种选择
-
基于大模型搭建个人智能助手,「澜码科技」想做无代码调用软件的 AI 中台